收錄文章
- 紅色文化遺產的“三進入”研究2022-04-19
-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少數民族文化2022-04-19
- 文化資本和社會流動:底層文化資2022-04-19
- 略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、來源2022-04-19
- “一帶一路”背景下中華民族傳統2022-04-18
-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漢語國際交2022-04-18
- 高校來華留學生跨文化心理適應對2022-04-18
- “一帶一路”背景下職業教育參與2022-04-18
論文中阿拉伯數字的用法
2021-07-02 點擊:
1.統計表中的數值, 如正負整數、小數、百分比、分數、比例等, 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。 例如:16;120;-125.06;23.90%;32%~39%;1/4;1:200。
2.公歷世紀、年代、年、月、日、時刻要求使用阿拉伯數字。 例如:公元前 3 世紀;20 世紀 90 年代;公元前 440 年;1997 年 7 月 1 日。
3.時、分、秒以阿拉伯數字表示。 例如:15 時 40 分,15:40。
4.引文著錄、行文注釋、表格、索引、年表等,年月日的標記可采用全數字表示法。 例如:收稿日期:2010-10-25。
5.物理量量值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,并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。例如:0.133 kPa;0.2 cm×0.3 cm×0.3 cm;36℃~39℃。
非物理量在一般情況下亦應使用阿拉伯數字。 例如:45.6 萬元,290 美元;48 歲;11 個月;1 480 例;4.8 萬冊;200 幅。
6.部隊番號、文件編號、證件號碼和其他序號應用阿拉伯數字,序數詞即使是多位數也不分節。 例如:84062 部隊;
國家標準 GB2312—80;國辦發[1987]9 號文件;HP-3000 型計算機;維生素 B12。
7.引文標注中版次、卷期、頁碼,除古籍應與所據版本一致外,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數字。 例如:[1] 樂杰. 婦產科學[M]. 第 7 版. 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9.
- 上一篇:論文中漢字數字的用法
- 下一篇: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